央行数字货币一出手,支付宝抖三抖,未来还有银行吗?

摘要:房不能炒了,银行会消失?它将彻底改变你未来50年的财富状况

30秒快读

1、央行发行的DCEP开始内测,离普及还有多远?《IT时报》针对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,大胆做出5个猜想。

2、购物、乘公交、交水电费这些面向老百姓的小额支付将最先试用DCEP;用杠杆炒房,是不可能的;银行消失,第三方支付平台被降维打击;DCEP产生“假钞”的可能性很小;跨境结算中,DCEP比PayPal更便宜,比Swift更快,人民币国际地位崛起。

DCEP,这不是漫画DC宇宙中的一个人物,而是我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。

DC指的是数字货币,与人民币1:1锚定,EP则是电子支付的意思。这款数字货币同时结合法币和支付功能,用于替代M0,即大家口袋中的现金。尽管看似微小,但DCEP有着一分破局的英雄气概。未来,用支付宝、微信支付付款的行为可能会减少,林立的银行也可能会消失。

4月15日,有媒体报道DCEP已在农行系统内测,另有消息称,苏州公务员的交通补贴将以DCEP形式发放。在低频小额场景试点,离DCEP落地已经不远了。

而与DCEP呼之欲出不同的是,它的老“对手”,由Facebook牵头发行的稳定币Libra略显落寞。4月16日,Libra第二版白皮书正式披露,其中将推出基于单一货币的稳定币、建立符合各国法规的框架来强化Libra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等信息,展露出Libra为符合监管而做的妥协。

去年6月份披露第一版白皮书时,Libra获得全球关注,但最终因未获监管层青睐而沉寂。Libra按期发行的计划也将大概率搁浅。而正是Libra的这份白皮书,令全球央行加快试点、推出法定数字货币的步伐。

如今DCEP将至。为此《IT时报》对这一新事物带来的变革,做出5大猜想。

01

用杠杆炒房,是不可能的!

深圳楼市行情火热,有些企业主找到新的炒房方式:以名下房产做抵押,能从银行处获得市场价最高70%的贷款,年利率在3.9%至4.5%间。搭配疫情期间国家、市区的补贴,这笔贷款可能会变成低息贷款再买房。

每笔贷款都有明确的贷款用途,消费贷款、经营贷款已明令禁止用作炒房、炒股。但为何还有这些违规操作产生?

一位银行业人士反映,虽然在贷前银行会做审核、风控,但放贷资金流向如何严查,仍是目前银行业面临的难题。

或许这样的难题很快能迎刃而解:贷款以DCEP的形式发放。

溯源是数字货币的特性。当DCEP以贷款的形式进入用户账户时,用户如何转账、流向哪个账户、如何用去这笔钱、又流向哪个账户……这些信息都会被记录保存。因此,这对上述违规行为能起到监控。

同理,用户有关恐怖主义融资、洗钱、偷漏税、做假账、黄赌毒等行为也会被实时记录,每一笔账都会被记录得明明白白。

不过,央行对DCEP的定义是替代大家口袋中的现金,为何DCEP不是用于替代现金+活期存款(M1)或者现金+活期、定期存款(M2)呢?

有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M1、M2领域的数字化、电子化建设较为成熟,如果连接各个接口,监管所有资金流向,在技术上并不难。

东方证券研报预计,DCEP或将采用“一币两库三中心”架构,两库指的是央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,三中心包括认证中心、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。这其中,大数据分析中心正是用来监管着用户不法行为的。

02

小额付款

购物、乘公交、交水电费最先试行DCEP

你有多久没使用现金了?当无现金概念渗透在每个场景,公交出行、吃饭、购物、交水电费,如今的支付方式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便可以解决。

根据普华永道报告,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达86%,高居全球第一,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。

未来,如果要小额付费,你可能并不需要打开支付宝、微信支付、银联云闪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,或是银行App,而是一个DCEP钱包。

在网络中流传的农行DCEP的内测图中,App端除了有交易查询外,还有一个功能“钱包挂靠”,能将其他账户关联在DCEP钱包中。

不妨设想DCEP钱包是所有银行卡的钱包。比如,你有两张余额分别为200元和400元的银行卡,关联后DCEP钱包显示的金额为600元。当你需要支付一笔500元的费用时,你不需要进行两张银行卡间转账,只需要设定银行卡消费优先等级,直接刷DCEP钱包即可。

据《财经》此前报道,DCEP 或首批试点包括交通、教育、医疗、消费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场景。

目前DCEP的并发量高达30万笔/秒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 2019年双十一间,支付宝支付峰值为54.4 万笔/秒。相信随着试点落地及技术升级,DCEP的并发量会不断攀升。

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秘书长刘加海告诉《IT时报》记者,DCEP能够满足用户日常支付、转账等高频需求,DCEP率先试点的还是低频、小额场景,因为这些场景数据透明、可靠,能更快发现技术上的问题。

之后,DCEP或将会往高频小额场景发起进击。

03

银行消失,第三方支付平台被降维打击 ?

有了DCEP钱包,我们还需要支付宝、微信支付、银联等App吗?

如果把钱存放在支付宝、微信支付账户中,万一平台破产了,用户还能拿得到钱吗?尽管目前来看,这是个小概率事件。

如果把钱放在商业银行中,如果银行倒闭,用户最多保障50万元以内存款。不过,央行不存在倒闭的可能,对于用户而言,把钱放在DCEP钱包中,是最安全的。

或许预计到未来可能的冲击,支付宝、微信支付目前开始主推城市服务。未来,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最终依托用户流量转型为线上入口,也有可能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大数据中心。

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, DCEP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降维打击。由于商业银行是“央妈”的“亲儿子”,短期内日子并不会太难过。

如果商业银行因DCEP钱包的推出引发无法吸取社会存款现象,会导致企业无法从银行处获得贷款,从而损害实体经济。因此在DCEP运用初期,央行仍会选择商业银行作为与公众间的通道,不会直接向公众发放DCEP。

但如果把目光放到更遥远的未来,当DCEP能够实时反映国内的经济趋势,防范金融风险,从而央行能够更准确地制定货币政策,或许商业银行作为央行和公众间的媒介职能会被削弱。

对此,刘加海认为,未来具有商业银行职能的金融机构可能仍会存在。

目前,国内有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。或许那时,商业银行会合并成少数几家,甚至可能会消失。只是,那时候前往银行,你会办理什么业务呢?

04

DCEP有“假钞”吗?可能性很小!

收入假钞后的叹息,被盗刷信用卡后的无奈,当下仍存在。那么,DCEP也可能出现“假钞”吗?

由于区块链系统的可溯源性,DCEP从央行诞生,经过的每一笔账都会记得清清楚楚,这为造假币带来难度。

那么,DCEP是否有“盗刷信用卡”的可能?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直接涉及资金,因此安全等级要求最高。而DCEP由央行发行,安全等级不言而喻。

也有这样一种可能:如果两个人在同一时间打开同一个DCEP钱包,用同一笔钱付款,利用区块链网络记录的时间差,产生有争议的交易。

对此,刘加海认为,尽管DCEP运用的是区块链技术(去中心化),但央行发币是中心化的,为的是能保证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。因此,从技术和现有监管政策下,这一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
05

跨境结算

比PayPal更便宜,比Swift更快

人民币国际地位崛起

还记得春节期间,国人从全球扫购口罩时的样场景吗?

一位为武汉医生购买口罩的志愿者曾向《IT时报》记者反映,仅仅因为网络问题,跨境转账耽搁了几分钟,身处中东某国的卖家已将手中的口罩转售他人。

至今回想,他仍感心痛。“如果转账能更快点,武汉医生们或许可以解燃眉之急。”尽管他们团队下血本使用Paypal,为此支付高额转账费用。

记者查阅官网发现,以一笔3000美元的转账为例,Paypal会收取4.4%的费率以及每笔0.3美元的固定费用。如果折算人民币,这笔2万多的款项,Paypal能够获利近1000元人民币。

paypal费率

当然,用户也可以使用收费更便宜的SWIFT(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)转账,收费费率为转账金额的1%,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更大,通常为3-5个交易日。SWIFT采用的是电文传递转账,消息从海外银行总部再对接对方所在银行分部。如果用户填错对方账户的SWIFT码,还会导致转账失败。

在全球化的当下,仍有不少用户在效率和费用间挣扎。世界银行数据显示,全球跨境支付市场的国际汇款规模以每年5%的速度持续增长,但跨境支付的成本又居高不下,达到转账金额的7.68%。

DCEP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痛点。靠的是双离线技术,即先记账,再扣款,即便双方手机信号不佳,这笔交易也不会被终止。这能解决前述抢口罩难题。

而采用区块链技术中点对点支付的特性,DCEP能让款项直达双方账户,不需再经过银行等清算机构,因此在保证转账效率的同时,还能减少第三方服务费。

事实上,这些跨境结算特性也是Libra推出的初衷。不过彼时Libra采用锚定一篮子货币而被美国国会担忧会冲击美元霸权,尽管Libra的美元资产占比超过一半。

这也是为什么如今Libra会选择推出锚定单一货币的稳定币,标的包括美元、欧元、英镑等,人民币依旧缺位。

目前,美元仍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结算货币,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,全球约有58%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计算,全球约40%的债务以美元计价。

如果DCEP率先应用在跨境结算领域,那么在跨境结算方面会出现更多人民币的身影,能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结算中占领主导地位。与此同时,率先入场还有着掌握行业话语权、制定标准的意思。5G之后,DCEP将会成为中国的又一张国际名片。

“这是国家将区块链上升到新经济基建背后的意思。”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金雪军认为。


作者/IT时报见习记者 孙鹏飞

编辑/挨踢妹

排版/冯诚杰

图片/Pixabay

来源/《IT时报》公众号vittimes

分享到:
全部评论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